什么是"七月诗人"和"九叶诗人"啊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5 13:28:13
"七月诗人"和"九叶诗人"是什么意思啊,它的成因是什么?

抗日战争爆发后,胡风长期担任“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”的领导工作,与周恩来等党在后方的领导人保持紧密的联系。他先后主编《七月》、《希望》杂志和《七月诗丛》、《七月文丛》等,写下大量文艺理论、评论文章,推出和评介了大量国统区进步青年作家和解放区作家的作品,艾青、田间、邹荻帆、阿垅、路翎等一批青年作家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崛起于文坛,在他的带动下形成了著名的文学流派“七月派”,“七月派”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时甚长、富有探索精神、而又具有沉重的悲剧命运的进步文学流派”
七月派的主要成就在诗歌上,1981年出版的诗集《白色花》,收入被称为“七月派”诗人的作品。他们是:阿垅、鲁藜、孙钿、彭燕郊、方然、冀汸、钟瑄、郑思、曾卓、杜谷、绿原、胡征、芦甸、徐放、牛汉、鲁煤、化铁、朱健、朱谷怀、罗洛。

“九叶诗人”包括曹辛之、辛笛、陈敬容、郑敏、唐?、唐祈、杜运燮、穆旦、袁可嘉等九位诗人,他们于1941年在一起,围绕《中国新诗》和《诗创造》两本刊物发表诗作及诗论,当时只是“志同道合”,艺有同感而已,直到四十年后出版了一本《九叶集》,“九叶诗人”才作为我国新诗的一个重要流派而受到人们的关注。评论界认为,“九叶诗人”当年将时代课题、民族忧患与个人经历有机结合,着力呼唤一种“沉默中生长的力量”;在艺术上,注意借鉴西方艾略特、叶芝、奥登等现代诗派的某些表现手法,运用象征与联想、幻想与现实的渗透,力求在诗中体现智性与感性的融合,达到人生与诗意叠合的效果,因此有人称“九叶诗人”是“中国式的现代主义”。这种评语是否确切姑且不谈,但说“九叶诗人”深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,则不容置疑。仅就“九叶诗人”中有四位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、有六位留过洋这一点,就不难理解他们与“洋诗”的关系了。

九叶见楼上,七月诗人指七月派
1981年出版的诗集《白色花》,收入被称为“七月派”诗人的作品。他们是:阿垅
、鲁藜、孙钿、彭燕郊、方然、冀汸、钟瑄、郑思、曾卓、杜谷、绿原、胡征、芦甸、
徐放、牛汉、鲁煤、化铁、朱健、朱谷怀、罗洛。《白色花》(注:绿原、牛汉编,人民
文学出版社出版,绿原作序。)序中说,“即使这个流派得到公认,它也不能由这20位作
者来代表;事实上,还有一些成就更大的诗人,虽然出于非艺术的原因,不便也不必邀